我与海南30年30人

作者: 易帆 来源: 转载 时间: 2019-07-22 11:56 阅读:
  我与海南30年30人| 作家晓剑:42部文学作品中过半是海南题材

  核心提示

  “海南是我的第二故乡。”知名作家、编剧晓剑与记者聊起30年的闯海路,如是说道。晓剑生在河北,长于北京,1969年插队云南,后又回京。晓剑并非土生土长的海南作家,他1988年来到海南时,在文坛已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30年后,晓剑更愿意称自己为“海南人”“海南作家”。

  1988年4月,晓剑第一次来到海南岛,是应朋友的邀请来海南体验建省办经济特区热潮的,一下飞机,海南自然清新的城乡风貌、海南人的朴实善良,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也成了他与海南奇妙缘分的起点。

  有人认为,海南是文化荒漠。在晓剑看来,海南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各市县的地域文化十分多彩,只是挖掘不够。30年来,他用脚丈量海南的大地,创作关于海南文化题材的作品;他在行走中思考,为海南发展建言献策……30年间,晓剑笔下,蘸满了对这片热土的深情。

  对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的文化发展,晓剑的感触很深:如今,海南文学创作正迎来百花齐放的新时代,出现了一批影响全国的海南作家,“文学海军”成为继“文学陕军”、“文学湘军”、“文学鄂军”之后又一股不可忽视的地方文学力量。

  2004年,因口才出众,晓剑受邀主持民生类访谈节目《老爸茶》,播出后反响不错。晓剑也干得乐此不彼。他乐于用自己的声音为海南的发展做些实在事,更庆幸自己能够“发声”。而后,晓剑又受邀主持时政类访谈节目《公仆在线》,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晓剑在主持过程中,对海南生态建设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关注。

  与海南结下不解之缘

  1988年4月的海口,给晓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古朴”:大部分的街道旁是低矮的平房,当时的海口国际金融大厦和海口宾馆是为数不多的高层建筑,是当时海口的地标性建筑。位于中山路、博爱路一带南洋风格的骑楼老街,经常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这个崭新的省会城市有一种‘小城风味’,让人感觉舒服惬意,可以驻守心灵。”晓剑回忆道。

  那个时候的创业激情,让晓剑颇有感触。建省办经济特区初期,十万人才闯海南,其中很多是来到海南创业的大学生。晓剑回忆,当时的三角池公园一带,就是求职创业大学生的聚集地。他们在三角池公园的围墙上粘贴留言、互换信息,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宽慰。夜幕降临,甚至有大学生在那儿朗诵诗篇,大声歌唱,抒发心中所想……

  这些年轻人心怀理想和一股不管不顾的闯劲,投身大特区建设的火热生活,触动了他的内心。尽管晓剑不久后返回北京,但未曾想到,正是这次经历成为他与海南结下奇妙缘分的开始。1988年年底,朋友邀他一起到海南发展,开办出版社,晓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再次来到海南,他和几位作家朋友,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用了近两个月时间在海南乡间骑行游走,这一次他更全面地领略了这里。晓剑回忆:当时昌江县城大都是土路,在黎族村落中,多数是茅草屋,因天气炎热,人们大多光着脚。见到客人前来,黎族村民异常好客,捧来槟榔、摘来椰子。

  “其实一路上,我们所到村庄的村民都十分热情,他们朴实且非常善良。”晓剑说,海南秀丽的自然风光,朴实热情的民风,都与晓剑曾在云南当知青的经历非常相似,这给一直以知青题材创作的晓剑产生了一股莫名的亲切感,这也让他找到了创作的“平实感”:不同于澎湃的激情,而是精心耕耘的收获感。

  后来,由于一些因素,到海南来开办出版社的初衷未能落实。晓剑选择留在海南师范大学担任学报编辑工作,尽管每月仅有200元的工资,但学报工作并不繁忙,这给了晓剑更多更自由的创作时间,他以平均每年出版两本书的速度进行创作。到了1998年来到海南10年,他共出版了20本文学书籍。

  不断挖掘海南本土题材

  有人称晓剑为“步行作家”,他喜欢穿着T恤短裤和布鞋行走,观察生活。30年间,晓剑走遍了海口的大街小巷,行走在海南的山水之间,挖掘整理海南文化题材创作。

  1992年,国内首部反映海南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复仇的女人》上映,引起轰动,创造了当时国产片的票房记录,当时《羊城晚报》还刊发了长篇报道。该剧在海南本土拍摄而成,剧本正是由晓剑创作完成。

  剧本创作并非轻松,为了弄清“红色娘子军”产生的那片土壤到底是什么模样,为了采集到更多的有关红色娘子军的真实故事,晓剑一头扎进琼海的田野乡村,用大半个月时间走访了数百位村民,穿破了一双从北京带来的黑帮平底布鞋。

  1993年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5周年,当时反映海南本土文化的作品十分匮乏,财政上能拿出投放在文化方面的资金非常少。晓剑找到一个热爱本土文化的老板赞助,策划实施了《海南建省5周年文学丛书》,之后还策划实施了《海南文学丛书》,使一些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海南作家得到了第一次出版图书的机会,现在这批作家已经成为海南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

  到了海南不久,晓剑通过下乡观察,创作出了反映当时海南农村生活的8集电视剧《红土情》剧本,该剧本获得了海南省文体厅优秀剧本二等奖(一等奖空缺)。1990年代初,经过悉心观察和冷静反思,晓剑又编写了反映10万人才过海峡的电视剧《红虎符》剧本,并聘请著名电影导演尹力执导。该剧登上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播出,结束了海南电视剧从未上央视黄金时间播出的历史。晓剑还与著名作家韩少功合作编剧反映东方市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感恩之地》,同样登上央视屏幕。

  在海南将近30年时间,晓剑一直潜心创作,在他已经出版的42本文学作品中,大多数在海南创作完成,且有过半的作品是海南本土文化题材,例如国内首部以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为背景,正面描写“海南热”的长篇小说《海南大亨》;深刻剖析人性异变的缘由及社会浮躁的海南题材长篇小说《因爱而归》;以文学的视角剖析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初期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种种问题的作品《绝对陷阱》《幸福陷阱》等。这些作品在上世纪90年代在文坛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并让更多读者了解海南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开展“希望工程”,呼吁社会关注、帮助教育困难的儿童。团海南省委找到晓剑,希望他能出一部专题片。晓剑回忆,当时在环岛中见到的许多山区儿童,因家庭贫困上不了学,令人无比痛心。他毫不犹豫接下了专题片总撰稿人的任务。在接下的几个月里,他背着背包,装着笔纸和水,再次骑着自行车到贫困的村落中采风创作,更深一步地了解贫困儿童的生活近况。很快,当时海南第一部希望工程专题片《火红的太阳》播出,在社会引起巨大的反响,不少爱心人士向贫困儿童捐来善款。

  专题片播出后,不少媒体纷纷关注报道贫困儿童,团海南省委很快筹得了上百万元的善款。这些善款全部用在了希望小学的建设上。晓剑告诉记者,当时建设一所希望小学要2万元,上百万元的善款,给海南的希望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为海南发展建言献策

  2004年,因口才出众,晓剑受邀主持民生类访谈节目《老爸茶》,播出后反响不错。晓剑也干得乐此不彼。他乐于用自己的声音为海南的发展做些实在事,更庆幸自己能够“发声”。而后,晓剑又受邀主持时政类访谈节目《公仆在线》,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晓剑在主持过程中,对海南生态建设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关注。

  对海南的生态建设发展,晓剑直言不讳,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对有关部门提出了尖锐的质疑。例如2007年,晓剑在节目中关注到了东方、陵水、乐东的地方海防林破坏严重的问题,并向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海防林监管的质疑。节目播出后,林业部门非常重视,加大了监管力度,破坏海防林的违法行为得到了遏制。曾在海口美舍河附近居住的晓剑,曾亲眼目睹企业向美舍河排污的行为,在节目中,晓剑剖析问题,并向海口市环保部门提出,美舍河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晓剑谈到,在海南经济快速发展的30年间,部分市县的部分区域生态遭到一定破坏。尽管海南为制止这样的破坏,做了许多努力。例如,2007年,海南立法保护松涛水库,对排污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对于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海口市很早便有保护规划,严禁破坏性开发;近年来,海口美舍河生态修复工程效果显著……但海南仍有一些生态问题,需要全社会的保护。

  作为一名文化人,晓剑一直在为海南的生态保护呼吁、发声。

  如今,已经从海南师范大学退休的晓剑,仍在继续挖掘、整理创作海南历史文化题材的文学作品。晓剑认为,自己对海南历史文化的挖掘远远不够,但通过文学作品来梳理历史文化是他未来的创作方向,其中就包括对海南历史文化的梳理。“会尽力做好这项工作,为创作出优秀的海南历史文化文学作品贡献绵薄之力。”晓剑说。

  晓剑寄语

  海南的文化发展没有一蹴而就,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我们能为海南做的事,就是不断地挖掘创作海南本土题材。

  如今海南文化发展取得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文艺作品在全国获奖,一批优秀文艺工作者在海南发光散热,这都得益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发展,它值得我们为之努力。

  海南文化市场还要进一步繁荣,文艺人才之间的交流也应该更多,海南本土文化人的培养力度该更大些。

  (本报海口2月8日讯)(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晓剑提供)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来说两句吧...

            


    验证码: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