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的木麻黄

作者: 舟羿2016 来源: 转载 时间: 2018-12-14 10:04 阅读:
西海岸的木麻黄

  二十年前甫一登岛,便去了海口西海岸有名的景点一一假日海滩看海。对于一个从小在渭北高原长大的西北人来说,满目的绿、翻滚的浪,还有热情洋溢的风,一切都无异于人间天堂。我被西海岸靓丽的南国风情深深陶醉了!

眼看日落,朋友们决定一起去品尝渔村海鲜美食。车子沿滨海大道一路向西,过了五源河桥,宽阔的马路一下子好像陷进暗幄之中。两旁密不透风的黑色树林遮天蔽日,阳光只能在树梢上来回跳跃,就连近旁海浪的冲刷声也刹那消失了。一下子从明媚的热闹喧嚣中掉入寂静,时间仿佛突兀地跨越了几个时区。刚刚勃起的兴奋喜悦兜头被一阵荒凉浇灌,搞得人不能适应。车子离开了主干道,右拐驶进一条逼仄的林间沙土路,颠簸缓行数分钟后,在一处开阔地停了下来,旁边是一家极其简陋的海鲜食肆。趁着大伙挑选食材的空档,我却对跟前的这片树林子产生了兴趣。

树木并不高大,亦不粗壮。直直的一枝主干粗糙斑驳,皲裂的树皮褴褛地裹着,整个一副丑陋的模样,让人很容易产生一种沧桑的苦楚。细细的分枝上挂满了一根根针一样的青须,大约有手指长短,在微风抚弄下,飒飒作响。跟高大靓丽的椰子树比较起来,简直形似乞丐。树下全是赤裸着的白沙,我捡根树枝抠了又抠,沙子干燥松软,没有一丝潮湿的粘性。正疑惑着,店老板跟了过来。

于是我问道:“老伯,这松树怎么长在沙子里啊?”

老人大笑起来,操着绵长的海南腔调告诉我,这不是松树,是木麻黄,然后一再地强调着说这可是海岸的守护神呢。末了自言自语地感叹道:“这树,真通人性呢!跟我们渔民一个样。”

“木麻黄也通人性?”我有些茫然了。老伯带着我钻入林子,厚厚的沙子上覆盖着一层干枯的须针,踩上去软绵绵的,像极了北方冬天的雪。密密匝匝的枝叶几乎遮住了光线,显得幽深昏暗。林子里没有特定的路,我跟着老伯一直走,如果不是脚下细细的白沙和鼻孔中嗅到的带有腥味的海风提醒,我真有一种穿行秦岭山麓的感觉。没多久就到了林子的出口,眼前豁然开朗,呈现出一片平缓的沙滩和一望无涯的大海。再回头,身后那一片葱茏的木麻黄树林齐整地站着,迎着海风,披着金色晚霞,默默地欣赏着调皮的浪花。“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初见木麻黄,那摇曳的身姿就在我的脑海里渲染出一幅隽美的水墨画。

对于初出茅庐的闯海人,一切都是梦想,一切都是开始。随后数年,我埋头工作,专注提升,在忙碌的奔波里渐渐融入到“岛民”的行列,日晒雨淋,活脱脱地演化成了一个十足的海南人。2005年,公司驻跸西海岸,携海而居,与木麻黄为邻。每每看到郁郁葱葱的木麻黄树林,脑海里都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老伯的溢美之情,顿时觉得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仿佛自己也身临其中。

看得多了,了解自然就多。木麻黄不惧阳光曝晒,不畏高温蒸烤,适应炎热环境;耐干旱,耐瘠薄,抗盐碱,特适宜沙地生存;生长快速,生命力又极其旺盛,加上抗风能力超强。优良如斯,怪不得海岛人偏偏喜爱它,誉为“守护神”。

一次差旅,在机场候机楼的书架上偶然发现了一本英国作家毛姆先生写的短篇小说集《木麻黄树》,缘于好奇,便细细阅读起来。毛姆先生认为,当海水退却,海榄雌在宽阔的河口拓垦出潮湿、松软的泥土,木麻黄树就会自行生长,并且逐渐使土地变得结实、坚固、肥沃,直到它成为熟土,适合更多种类、更加繁茂的植物;当它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就会逐渐消隐,最后被丛林中无数归化了的植物彻底吞没。由此,用“木麻黄树”来描述居住在马来半岛和婆罗洲的拓荒者们,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书名。读罢,除了感动于书中描述的悲情故事,我更叹服老先生优美的文笔和犀利的视角,为他以树铭志的良苦用心叫好,也加深了我对木麻黄和岛民生活的进一步认识。

2008年,伴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热潮,《海口市西海岸新区总体规划》以及《海南省海口市西海岸新区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入到飞速落实阶段。一时间,西海岸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大工地。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街区闪亮登场,往日人迹罕至的西海岸很快展露出了城市化的美颜,成了海口市一个靓丽的名片。如今,西海岸的木麻黄早已功成身退,难觅芳踪。微风吹拂椰林,细浪轻吻沙滩,海鸥嬉戏在蓝天碧水之间,点点白帆在浪尖上荡漾,当人们徜徉在西海岸秀丽风光之中,尽情欣赏大海的波阑壮阔之时,可曾想到数十年前扎根前沿、抗风抵浪守土护岸的木麻黄?可曾想到劈波斩浪、风雨与共众志成城的海岛开拓者们?一切伟大始于卑微、偏远和荒凉,西海岸也不例外,木麻黄永远是它往昔特殊的标签。

一座岛养育一方生民,一片林刻录一段记忆。“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我怀念西海岸的木麻黄,更不忘天涯儿女不畏艰险、不计名利、勇于牺牲、继往开来的“岛民”精神。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来说两句吧...

            


    验证码:

                    

赞助推荐